内容运营的维度与初心
本文讲述了内容运营的相关知识,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如何从运营和内容两个维度来提升内容的质量和价值。
关于运营维度:
-
不要仅仅依靠内容的数量去堆砌价值,这并不是优秀的内容运营方式。通过高产并不能保证碰巧符合用户需求,甚至可能提高用户阅读成本。我们应该避免成为网络垃圾信息的制造者。
-
不投入运营的内容很难产生价值,但运营不好也会伤害原本有潜力的内容。作为内容运营人员,需要有发现好内容和潜在价值的眼光。然而,运营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如果内容本身没有价值,即使使用高超的运营技巧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
内容运营需要规划,不要让内容孤立,也不要让无关的内容分散力量。有些人总是认为只要做一件事情就可以达到目的,这只是“投机”的心态。如果没有这个运气,就要踏实地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内容运营。暴发户的心态是很难做好内容的。
-
内容运营需要有比较强的逻辑和辩证思维能力。有时候数据在爬升,并不一定是某个内容带来的结果。同样地,数据表现不佳也不完全是某个内容不好。我们需要从整体上看待内容之间的关系,包括时间和用户习惯等因素,筛选分析出影响内容价值的因素,并加以提升。
-
有些人把内容运营等同于编辑,而不是去更深层次的理解。这种看法会对内容运营人员的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容易让人感到焦虑。然而,我们需要找到协调的方法,从运作方法的背后去把握主动权,并勇敢地尝试去做。
-
内容运营是不断迭代优化的过程,根据数据变化、用户反馈、产品情况等等,每一步都在搭建出更具有价值的内容运营系统,所以你用心做好当下的每一步,都是为下一步打基础。
-
热点是很难预测的,抢中热点更是不容易的。但是不能否定热点的好处,只要每一次都用心去尝试,有节操地追热点,或者某一天真的可以轮到你“登台”了。
-
如果自己不喜欢的运营方法就不要去做了,即使内容好到可以平衡这个方法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多人为了让更多人进群听课,就会做一些强制分享到朋友圈分享到群的条件,虽然有时候也是迫于指标压力,但这种方式会伤害用户社交力和圈子价值。内容运营追求的是增值,所以别用贬值的方式去做运营。
-
运营之术很多,但不能忘了运营的初心。只有用心去做运营,才不会轻易被外面的热闹或者萧条影响了自己做运营的初心。
关于内容维度:
-
专业很重要。每个垂直领域的内容运营都需要专业的支持。专业并不意味着生涩难解的文字,相反,专业才可以让复杂的概念变得简单易懂,甚至变得有趣。虽然运营可以通过一些技巧做到“看上去很专业”,但这只是表面,实质是否符合用户需求,用户很容易就能看出来。
-
线上的内容也需要认真对待。很多人觉得线上内容是快速消费品,没有花心思去对待。然而,线上内容跟其他珍贵的内容一样,也有存在的价值和表现的方式。只要用心对待,那些一直困扰你的问题,都会慢慢得到解决。
-
内容要有自己的观点、个性和独特的价值。做出与大量同质化内容不同的内容,传达给用户真正有用的观点,比频繁更新、花俏的内容和刻意卖弄的文字更有价值。
-
不要过分纠结内容的选题、制作和修改。将这些内容拿到用户面前去测试吧,相信用户的选择会解开所有困扰和纠缠不清的问题。
-
标题、内容结构和表现形式都很重要。如果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单个环节上,另外的环节只是应付完成,最终内容运营的效果只能大打折扣。内容运营需要考虑每个环节内容的到位呈现,考虑内容之间的关联和效率,才能整合出一个相对满意的结果。
好的内容是有说服力的,就像好的产品一样。因此,我们不必浪费时间精力去寻找并向不是我们目标用户的人求转发或分享。如果内容真的很好,用户会自发地传播它,甚至会有针对目标用户的定向传播。内容的表现形式和传达价值的方式有很多种,每种方式都有人喜欢和讨厌。但是最重要的是,你要打动的目标用户是否喜欢它。在做内容时,要避免把“我认为”当作理所当然的事情。
在表达内容时,文字表达能力和内容的美观度等方面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需要反复学习和练习才能不断提高。要记住,会写并不代表就能做好内容运营,也不代表就可以做出有价值的自媒体。除了对文字方面自信之外,还要考虑如何让自己写的内容对别人有价值。
现在的内容运营不再是单个用户问题,也不是单一维度的用户属性问题,而是一个群体的价值取向。因此,做好内容运营需要把自己当成一个产品经理,把内容打磨的过程当作产品价值打磨的过程。要思考如何让用户通过内容来解决需求,以及如何提高用户的体验。
内容运营这个工作会随着用户和趋势不断改变,但是优质的内容依然具有价值,体验良好的内容依然具有高转化率。好的内容需要沉淀,需要用户、经历和时间的打磨。因此,在做好内容运营时,需要灵活变通,但是变化过快缺乏沉淀同样也会影响内容运营的效果。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