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渤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2010年7月13日天津市委、市政府重组整合天津钢管集团、天津钢铁集团、天津天铁冶金集团和天津冶金集团四家国有钢铁企业资源,联合组建国有独资公司渤海钢铁集团,注册资本170亿元,是集烧结、炼铁、炼钢、连铸、轧钢、金属制品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特大型企业集团。7月13日渤海钢铁集团正式成立。
公司的组建方式是由天津市国资委出资,上述四家国有钢铁企业分别作为渤海钢铁集团的子公司,资产全部划入渤海钢铁集团,进行注册成立。以国内钢铁产能推算,新组建集团总产能2000多万吨,排名进入行业内十名以内。
钢铁产业是天津市的传统支柱产业,经过几十年建设发展,基本形成了以上述四大国有钢铁企业集团为主,众多钢材加工配套及贸易企业为辅的行业格局。天津钢铁行业整合速度较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地4家国有钢铁企业资产规模相差不太大。渤海钢铁集团基本形成了以上述四大国有钢铁企业集团为主,众多钢材加工配套及贸易企业为辅的产业格局。其中,天津钢管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石油套管生产基地,产能在300万吨左右;天铁集团产能500万吨左右,主要生产热卷、中板、螺纹钢等产品;天津冶金集团产能500万吨左右,主导产品为热轧卷板、冷轧薄板等;天钢集团的产能650万吨左右,主要生产中板和棒线材。四家国有钢铁企业分别作为渤海钢铁集团的子公司,资产全部划入渤海钢铁集团。
组建渤海钢铁集团是提升本市钢铁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的重大举措,对强化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全市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渤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
渤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4811”发展战略
建设四大精品基地:优质钢管基地、高档金属制品基地、精品板材基地和高强棒线基地
打造八大支撑平台:构筑高端人才聚集平台、资源开发平台、产品精深加工平台、物流贸易平台、技术创新平台、金融资本平台、国际化平台、新产业发展平台,形成一个支撑集团发展的核心上市企业,规划建设一座现代冶金工业园。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精品、和谐、现代”的核心理念为引领,以“4811”发展战略为总纲,以“在服务中体现管理、在服务中推进改革、在服务中实现创新”为指导原则,以“未雨绸缪早起步、小步快走不停步、坚决不能走弯路”为工作方法,推行集中管控与协同管控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统一发展规划、统一资产财务、统一投资管理、统一人力资源、统一国际经营。集团定位为发展战略中心、资产管理中心、人力资源中心、资本运作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各子公司定位为利润中心、成本中心,在集团协同管控下独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逐步建立资产清晰、责权明确的管控体系;突出转型发展,向上下游延伸产业,以精深加工为着力点,带动产业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目前已成立了资金结算中心、国际贸易公司、新产业公司、资本运营公司和商贸公司,形成了12个职能管理部门、1个中心、8个二级实体子公司的新渤钢,正在打造天津钢铁升级版。
2014年,渤钢集团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4811”发展战略为总纲,把骨干实体企业作为集团整合做实的根本,通过技术创新、工艺优化、资源配置、结构调整,着力打造四大精品基地。把多元实体公司作为整合做实的关键,通过国际贸易、精深加工、资本运营、商贸物流、海外融资基地,来构筑八大支撑平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打造活力渤钢、精品渤钢、效益渤钢、绿色渤钢、和谐渤钢,切实增强综合竟争实力、整体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把渤海钢铁集团建设成为绿色环保、技术领先、主业突出、多元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
“十二五”期间,渤海钢铁集团将通过联合重组和淘汰置换,实现产能规模3000万吨,发展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钢铁企业。
2010年7月渤钢集团重组成立伊始,就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8家银行举行银企战略合作签字仪式,获得1000亿元授信额度。2011年4月,渤海集团再次与中国银行签订经济运行供应链金融战略合作协议,中国银行将首先为渤海钢铁集团及其4家子公司提供100亿元经营供应链金融授信。
2011渤海钢铁集团在延伸钢铁产业链条、做强做精钢铁主业同时,进一步发挥集团化资金运作优势,在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依托和建立资本运作平台、开展投融资业务上寻求新突破。昨天,渤海钢铁集团与天津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签署紧密型战略合作协议,为实现产融结合、强化资本运营管理迈出重要一步。
渤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排名
2010年全球前20大钢铁企业年度排名,位列第14位。
2011年全球前20大钢铁企业年度排名,位列第15位。
2012世界钢铁企业排名,位列第15位。
2013年国际钢协:世界主要钢厂产量及排名,位列第15位。
2014年7月7日渤海钢铁集团以357.956亿美元的营业收入成功入围世界500强“俱乐部”第327位,这是渤钢集团整合做实一年后的首次入围,同时也是天津市第2家成功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