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财务管理
什么是会展财务管理[1]
会展财务管理是会展活动的组织者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会展活动中财务关系的管理工作。
会展财务管理的特点[2]
会展企业财务工作的主要特点
- 1.收入信息量大
会展企业的收入包括摊位费、会务费、报名费、赞助费、代办费等,内容多、弹性大,如果不加以审计控制,很容易出差错。
- 2.业务范围已超出纯会计业务
财务部包括会计部、成本控制部和采购部,具体工作还有收银、收入审计、总出纳等岗位。会展企业的业务范围不单单停留在会计业务上,而有更多的管理内涵。
- 3.成本控制的复杂程度高
会展企业的商品说到底就是服务,而服务具有无形性的特点,因此成本控制非常复杂。
会展财务管理的原则[3]
- 1)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效益原则的核心就是要求会展企业耗用一定的成本能够取得尽可能大的收益,以及在效益一定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按照成本效益原则的要求,在较长的时间内,会展企业的成本必须呈下降趋势,而效益必须呈上升趋势。这是投入产出原则的价值体现,是会展企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 2)风险与收益均衡原则
一方面,投资的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盈利往往要冒较大的风险。另一方面,只有获利能力强的会展企业才能真正有实力维护资本经营的安全,而获利能力低下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无法避免风险。风险与收益均衡原则的核心就是要求会展企业不承担超过收益限度的风险,在收益既定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 3)资源合理配置原则
财务管理使得各项经营要素的搭配情况直接体现在有关的财务指标和各相关财务项目上。资源合理配置原则的核心就是要求会展企业的相关财务项目必须在数额上和结构上相互配套与协调,以保证人尽其才、财尽其用、物尽其用,从而获得较为满意的效益。
- 4)利益关系协调原则
利益关系的协调直接影响到会展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利益关系协调原则的核心就是要求会展企业在收益分配中(包括税金的缴纳、奖金的发放、利息的支付、工薪的计算等),既要保证国家的利益,也要保证自身和员工的利益;既要保证投资人的利益,也要保证债权人的利益;既要保证所有者的利益,也要保证经营者的利益。并且以此不断改善财务状况,增强财务能力,为提高效益创造条件。
会展财务管理的内容[4]
会展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一般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成本费用管理、财务预算管理、财务分析评价等。
- 1.筹资管理
会展企业为了保证正常经营或扩大经营的需要,必须具备一定数量的资金。会展企业要考虑从多种渠道,用多种方式来筹集资金,并且要考虑资金的使用期限长短、附加条款和使用成本的大小等。
- 2.投资管理
会展企业筹集的资金要尽快用于经营。任何决策都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必须作可行性分析,对于新的投资项目,必须作更加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 3.营运资金管理
营运资金一般指流动资产减流动负债的余额。即存于银行的现金、投资有价证券、占用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和存货储备等项流动资产的总额,减去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流动负债(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等)。营运资金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营运效率,因此非常重要。
- 4.成本费用管理
这是对资金耗费的管理。降低成本费用是提高会展企业利润的根本途径。
- 5.财务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使企业管理从事后控制走向事前控制,并且是协助会展企业各部门活动的总纲领。
- 6.财务分析评价
提高经济效益是一切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财务评价是经济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任何一个会展企业管理人员都应该懂得会展财务分析与评价方法。
会展财务管理的要求[5]
(1)做好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各种原始记录,并有一套有关原始记录的填制、传递、使用、保管、归档程序和制度;要建立健全完整的定额体系,定额的制定既要保持相对稳定,又要定期修订,使定额尽可能先进、合理;要完善计量工作,因为准确的计量工作是保证原始记录真实可靠的重要前提,也是准确考核定额的基本条件。
(2)建立健全各项财务制度,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其制度包括固定资金管理制度、流动资金管理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到既简便易行,又能满足生产经营需要,有利于调动部门和职工积极性。
(3)编制财务计划,加强计划管理。在编制计划时应结合市场及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具有开拓性的财务计划,如客房出租率计划、餐厅收入计划、展位销售计划、成本计划、费用计划、利润计划、外汇收支计划等。应以成本计划为中心形成会展企业完整的计划体系,在编制计划时应注意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相结合。
(4)组织日常管理。根据管用结合、权责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统一领导;要实行归口分级管理;要根据资金管理与物资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在加强资金管理的同时,搞好物资管理和各项财务指标的预测工作;认真检查各项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5)加强财务分析。在对会展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形成的条件和原因进行排列、测定和分析的基础上,从中发现取得成功的经验或找到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以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会展财务管理的任务[5]
(1)保证会展企业生产经营资金需要,提高资金利用效果。会展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就是资金的使用回收过程,财务管理要根据市场及本企业实际情况,正确及时地组织各种资金来源,加强资金管理,努力以最小的消耗完成生产经营的各项任务,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2)降低成本,增加盈利。财务部门应通过与企业其他部门的相互配合,控制消耗,节约费用支出,并在现有生产经营能力下,不断挖掘企业各方面的潜力,节约资金使用,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盈利。
(3)组织销售收人,正确分配盈利。财务管理要加强市场预测和企业内部经济预测,及时收回各种应收账款,加速会展企业的资金周转;并按照国家规定按时足额地缴纳各种税款;正确分配企业盈利。
(4)正确处理各种经济关系。在会展企业经济活动中,财务管理要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各种经济关系,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5)实行财务监督,维护财经纪律。要及时分析检查企业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按照国家财政政策和财政纪律办事,及时纠正各种偏差,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要控制财务收支,及时发现并制止不合理的收入和支出,避免各种违法现象发生。
会展财务管理的指标与分析[1]
- 1.会展财务分析指标
会展财务分析的指标通常有4大类:盈利能力指标、运营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
- 1)盈利能力指标
用来分析会展活动盈利能力的分析指标主要有: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用率、总资产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保(增)值率等。其中,通过分析主营业务利润率可以发现会展经营理财状况的稳定性、面临的危险和可能出现的转机迹象;分析成本费用利用率可以反映展会主要成本的利用效果,增强展会进行成本控制的着力点等。
另外,在盈利能力指标分析中,还包含着对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的分析等。
- 2)运营能力指标
会展运营能力是指展会基于外部市场环境的约束,通过内部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的配置组合而对财务目标所产生作用的大小。会展运营能力分析一般从人力资源运营能力的分析和生产资料运营能力的分析两个方面进行。
(1)人力资源运营能力的分析主要指标为劳动效率,它是展会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与平均职工人数的比率,反映展会人力资源的效率。
(2)生产资料运营能力分析的主要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
- 3)偿债能力指标
会展偿债能力是指展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用来衡量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流动负债率等;用来衡量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和长期资产适合率等。
- 4)发展能力指标
会展发展能力指标是指展会在生存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壮大实力、做大做强的能力。分析展会发展能力的指标主要有营业增长率、资本积累率、总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成新率、3年利润平均增长率和3年资本平均增长率等。
- 2.会展财务分析方法
会展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有4种: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差额分析法。
- 1)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通过对比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确定其增减变化的方向、数额和幅度来说明展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具体如下。
(1)比较重要财务指标。将不同时期财务报告中的重要但相同的财务指标或比率进行定基动态比较或进行环比,直接观察其增减变动情况和幅度,分析发展趋势,预测发展前景。
(2)比较会计报表。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进行比较,计算和比较有关项目变动的绝对额以及相对额。
(3)比较会计报表项目构成。计算出会计报表中各组成项目占总体指标的百分比,从而比较各组成项目的变动情况并分析其变化趋势。
- 2)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把某些彼此存在关联的项目加以对比,计算出比率并据此确定展会经营变动情况的一种分析方法。常用的比率指标有构成比率、效率比率和相关比率等。运用这种方法,能把在某些条件下不可比较的指标变为可以比较的指标。
- 3)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称因素替代法,是用来确定几个互相关联的因素对分析对象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使用这种方法要注意因素分解的关联性和连贯性。
- 4)差额分析法
差额分析法是利用各个因素的实际数与基准数或目标值之间的差额,计算各个因素对总指标变动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是因素分析法的一种简化形式。
会展财务管理的过程[3]
会展企业的财务管理及资金运动过程如图1所示。
根据会展企业财务活动的过程,财务管理的主要过程可概括为:筹资供应管理、营运服务管理、收入与分配管理。第一阶段为筹资供应管理,使货币资金转化为固定资金和储备资金形态,具体表现为筹资和采购活动;第二阶段为营运服务管理,使固定资金和储备资金转化为产成品资金形态,具体工作表现为成本管理;第三阶段为收入和分配管理,使产成品形态恢复到货币资金形态,具体工作表现为收入管理和利润管理。
会展财务管理的战略价值[3]
会展企业财务管理战略是资源配置的战略。只有站在战略高度才能看到会展企业财务管理战略的价值,其价值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1)支持会展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
会展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础是分析企业资源状况,然而资源定价的不确定性及负债性,往往造成会展企业发展战略缺少现金流量支持,从而成为无米之炊。财务管理战略能够准确预测会展企业最大现金流量,即会展企业拥有最大化资源的价值表现。这种预测能够准确知道会展企业资源状况,从而修正会展企业发展战略,使之更加符合实际,当会展企业发展战略落实后,财务管理战略才能够落实各阶段的现金流量,为会展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 2)发现盈利空间,防范运营风险
财务管理战略分析会展企业价值链,表现会展企业利润在价值链上的时空分布,从而提示会展企业管理重点,也界定价值链上各责任中心对会展企业价值实现的具体贡献。在价值链的分析过程中,也会看到资源配置的风险,为运营风险控制提供预警。此外,财务管理战略为会展企业管理精细化、科学化提供有力支持。
- 3)建立会展企业稳定运行机制
财务管理战略通过财务管理权限的分配,支持会展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效运行,同时形成出资人和经营者财务体系,保证企业稳定运行。再者,财务管理战略分析会展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及利益冲突,从战略高度解决利益矛盾,从而为会展企业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持。事实上,如果利益相关者达不到预期利益满足,会展企业也就没有稳定的运营环境。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