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分配问题的思考与解决
对于平台产品来说,分配流量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如何将平台的流量合理地分配给不同的业务线,以及如何将流量合理地分配给商家,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O2O业务和电商业务中的产品经理和产品运营人员。
作为一名数据产品人员,当面临系统性的流量分配问题时,如何通过数据驱动来提高流量分配的效率呢?
本文结合外卖业务,对流量分配进行了一些思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理解流量分配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流量分配的本质是资源配置,而资源配置的目的是提高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交换效率。
流量分配的重要性
外卖业务的市场逻辑可以类比于传统零售业务。用户需要吃饭,从而产生了对食物的需求。因此,用户在外卖平台上找到自己喜欢的餐馆,然后下单购买食物,最后满足自己的需求。
可以将用户视为买方,餐馆视为卖方,外卖平台视为买卖市场。那么,为什么需要有市场呢?
市场的作用是为顾客(买方)和商户(卖方)提供一个更有效率的交换场所。简而言之,市场使用户更容易买到想要的商品,同时也使商家更容易找到需要商品的顾客。
如果你是市场的经营者,你会如何提升市场的效益呢?
首先,最重要的是保证市场内的商品质量优秀。因为如果商品质量不好,市场吸引的用户越多,转化效率就越低,口碑也会变差。那么,什么样的商品质量算是优秀呢?
-
商品种类齐全
-
商品价格便宜
-
商品质量有保障
其次,需要增加客流量。如何增加客流量呢?
-
扩大渠道,开设连锁店
-
进行广告和营销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
-
举办促销活动,吸引用户
最后,需要合理设置商家在市场内的布局和摆放,以提升市场的交易效率。
以上三点,在外卖业务中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优质供给、吸引新客、合理分配流量(包括向优质供给倾斜的策略)。
综上所述:
-
市场非常重要
-
合理分配流量是市场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流量分配的定义
从外卖业务的角度来看,流量分配的本质和市场布局是一样的:通过更有效地分发商品和更合理地摆放商家,使用户和商家之间的交易更加高效。
那么,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分发商品?如何更合理地摆放商家呢?
这需要通过一套分发机制来实现,而分发机制又依赖于分发渠道来实施。
具体来说,分发渠道就是我们线上产品的流量渠道。我们需要考虑哪些流量渠道,以及在每个流量渠道中应该摆放哪些商家。
流量渠道作为分发渠道,起到连接商家和用户的作用,同时也是对用户需求和商家供给进行配对的。
流量渠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
用户群体1 - 渠道1 - 商家1、商家2、商家3
-
用户群体2 - 渠道2 - 商家4、商家5、商家6
-
用户群体3 - 渠道3 - 商家7、商家8、商家9
流量渠道是分发机制的通道,每个流量渠道都有不同的分发机制。例如,搜索入口以搜索关键词为分发机制,建立用户需求和商家供给的匹配关系。
综上所述,从平台的角度来看,流量分配是通过资源配置来实现用户和商家之间更高效交易的过程。
定义流量分配
如何定义流量?
首先,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定义流量是什么?
一般来说,流量是指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某一会话中从来源到去向的全过程。
其次,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有效衡量流量的指标。我们可以使用DAU衡量流量吗?还是使用页面去重UV衡量?或者还有其他指标可以衡量流量?
从业务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统计一天内有多少次用户使用我们的产品,这就代表了我们的流量。
最后,我们需要思考从哪些角度来衡量流量?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流量:
-
流量的总量有多大?
-
流量的增量和存量分别占多少比例?
-
不同流量入口的健康状况如何?如果不健康,我们应该找谁来解决这个问题?
流量分配给了谁?分配是否合理?
流量是否合理分配给不同地区?
流量是否合理分配给不同品类?
流量是否合理分配给不同商家?
如何判断流量分配是否合理,或者说什么样的分配才算是合理的?
首先,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是否合理:
-
用户的需求和平台的供给是否匹配。
-
商家获得的流量规模是否与其转化效率匹配。
例如,对于武汉新增的商家来说,在供大于求且数量较少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倾斜流量资源和策略来实现分配平衡。
其次,我们需要确定何种水平才能算作合理?
合理并不是一个绝对的状态,而是一个相对的状态。合理即为守恒,是一种平衡的状态。关键是关注优劣的关系,而不是优劣本身。
对于流量入口来说,必然存在优质和劣质的入口,每种入口的属性决定了它们的相对优劣关系。
我们判断是否合理的标准是,判断当前流量分配的状态是否符合我们的预期。
规划流量分配
基于以上分析框架,我们构建了解决流量分配问题的数据产品框架。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说明如何将抽象的数据产品框架落地,并最终驱动平台的流量分配。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