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品牌:让消费者“认识-认知-认同”你
作者:叶川
来源:微信公众号“品牌营销报(ID:yingxiaogcb)”
很多人在做生意时,追求暴利,但却被市场逐渐淘汰出局。这主要是因为90%的商人只是简单地买卖货物,缺乏品牌意识。这种方法只会导致市场上同质化产品的价格竞争,使你的生意越来越难做,并随时面临被替代甚至淘汰的风险。因此,品牌意识对于成功至关重要,尤其在互联网时代,品牌效应能够让你在市场中长期立足。就像大家购买运动鞋时,都会想到阿迪达斯和耐克,这是因为它们注重品牌建设,并且已经持续了近百年,让消费者建立了对品牌的认知和认同的过程,使消费者可以轻松选择它们的产品。
品牌是产品的灵魂,首先要让消费者“认识”你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商业战争永远存在,要在这个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拥有畅销的产品。而要打造一个畅销的产品,就要让产品成为一个品牌。对于消费者来说,产品只是满足需求的工具,而品牌代表着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就像与朋友相处一样,除了第一眼的吸引外,大多数关系都是从认识到认识到认同的过程。品牌也是如此,首先让消费者认识你,然后让他们了解你,最后让他们认同你。要让消费者“认识”品牌,可以通过名称、标志、形象、颜色等方式建立一个简单易识别的符号系统。例如,提到金拱门,人们会立刻想到快餐品牌麦当劳,因为金色的标志和字母“M”的形状与“金拱门”这个品牌名称非常契合,成功地让消费者认识了麦当劳这个快餐品牌。还有一种方法是采用拟人化的形式,与动物相关联,让动物充当品牌的代言人,让消费者瞬间认识你的品牌。例如阿里巴巴的“动物园”,包括菜鸟驿站、蚂蚁金服、天猫、盒马鲜生、虾米音乐等。马云将品牌赋予了动物形象,使这些原本难以联想的领域的品牌变得生动有趣,更容易被记住。这些动物也是品牌的符号,其核心是强化识别,让消费者一眼就能认出你,知道你是谁。
对于品牌来说,没有真实,只有消费者“认知”
如果一杯咖啡没有任何品牌,你愿意为它支付多少钱?5元?10元?如果这杯咖啡贴上了星巴克的品牌标志,你又愿意为它支付多少钱?也许价格立即涨到20块、30块。这就是消费者对星巴克咖啡的品牌认知。在品牌的世界里,没有真实,只有认知。这是打造品牌的第二步,让消费者建立对品牌的认知。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和增值的一种无形资产,增值的源泉来自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对其载体的认知。品牌的认知是建立在品牌认识的基础上的,因此,这一步需要借助营销推广的力量来辅助。从理论上讲,品牌让消费者建立认知的根本在于其产品或服务,例如iPhone就拥有其他竞品所没有的优质产品力,其营销和传播只是锦上添花。然而,99.99%的品牌都无法达到iPhone、保时捷或波音那样的产品力水平,因此只能依靠营销和渠道等手段来推动。例如小米,在同行业中,可能产品相对平庸,没有与竞争对手相媲美的产品力,但在品牌建设方面,小米的营销和推广非常成功,时不时制造一些引人注目的营销传播活动,成为舆论的焦点。例如小米的饥饿营销,通过“互联网方式”开创网络直销先河,并在互联网上进行预定抢购活动。正当消费者深陷抢购热潮时,小米突然停售,刻意制造产品短缺,为小米赢得了一批忠实的支持者,满足了他们的虚荣心,并激发了他们的购买欲望。
品牌和消费者的关系
品牌的建立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让消费者认识品牌,让消费者认知品牌,最后让消费者认同品牌。这个过程对于一个20岁左右的大学毕业生来说非常重要。
品牌的最高境界,消费者的认同
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因此在品牌建立的过程中,必须以消费者的认同感和接受度为依据,才能让品牌真正落地,并在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存在。
品牌的建立既是为了实现更大的销售量,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并购买产品,也是为了赢得消费者的认同并以高价卖出,从而带来超额利润。然而,赢得消费者的认同并不容易,品牌必须在消费者的生活中扮演某种角色,代表某种生活观念、情感和价值观。这是品牌最高境界,也是品牌价值的核心所在。这种认同包括身份认同、审美认同、情感和精神认同。
以小米为例,它通过"为发烧而生"这句口号,吸引了手机发烧友的消费群体,并让他们产生了身份认同。苹果手机的简约设计风格符合了当代消费者的审美认同,而可口可乐则塑造了"分享快乐"的品牌价值,满足了消费者在情感上的精神认同。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耐克的"Just do it"、keep的"自律给我自由"、天猫的"理想生活上天猫"等等,这些品牌价值都被消费者所认可。
因此,一个成功的品牌不仅仅是产品卖点和利益的体现,更重要的是满足消费者心理上的一种认同和被肯定。对于品牌来说,从符号系统的形成到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再到品牌价值被消费者所认可,这个过程是消费者接触并熟悉一个品牌的过程。只有让消费者逐渐了解品牌、认知品牌、并最终认同品牌,才能将消费者转化为品牌的忠实受众。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