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与财务分析的区别与联系
今年,由于经济形势的不佳,很多公司开始打起了“经营分析”的大旗,要求“考核财务效益”“推动降本增效”。这一下让很多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有些迷茫:财务部门本身不是就有财务分析吗?经营分析和数据分析有什么不同呢?本文将为大家进行详细讲解。
一、财务分析 VS 数据分析
实际上,财务分析早在数据分析概念流行之前就已经出现了。财务问题涉及企业税收和合规经营,因此国家早在很久之前就推出了《会计准则》,并强制执行。即使企业没有任何数据,也必须要把账务帐做出来。这不仅涉及内部资金管理,也涉及到对工商税务等监管部门的交差。既然有了账本,自然可以对账本进行数据分析,这就是财务分析最早的来源。
财务分析的核心是三大报表:
- 利润表:反映某个时期内(月、季度、年)企业的收入、成本情况
- 现金流表:反映某个时期内企业经营、投资、筹资行为产生的现金流情况
- 资产负债表:反映某个时间点(月末、季度末、年末)企业的资产和债务情况
财务分析非常实用,因为它能直观地反映出企业能否赚钱、能否偿债。炒股的人都知道,即使不了解企业的内部情况,通过财务分析也能大概判断企业盈利能力,进而决定是否有投资价值。然而,财务数据很容易被勾兑、造假、修饰。特别是在国内股市,各种不法手段层出不穷,如果真的要炒股的话,内部情况比财务分析更为重要。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财务数据的基础是单据,手工单据很容易收集,但也很容易被勾兑、造假、修饰。各种非法的手段不用说,就说几个企业内常见的:大家是不是自己也是月底关账了才想起来报销,是不是申请的餐费/差旅都或多或少私用一点,即使没有客户在场……
缺少过程数据,缺少系统采集手段,导致财务分析的速度远慢于业务发生,更无法深入到业务过程之中。看到收入少了,也只能喊喊:“要搞高”。谁来搞?怎么搞?搞多高?多久搞高?搞高以后保持多久?统统没有数。这样的结果,不但业务部门不喜欢听,老板看着也捉急,因此有了经营分析的需求。
二、经营分析 VS 财务分析
经营分析源自企业管理层对“分析经营情况,而不仅仅陈述财务结果”的需求。直观的表现就是经营分析中大量出现业务类指标,比如人货场指标:用户数、用户付费情况、商品销售数量、商品动销率、新开门店数、关店数等等。然而,由于数据采集的难度,很长一段时间内,普通的企业很难收集业务数据,从而导致可分析的数据较少。这大大制约了经营分析的发挥作用。
传统零售业人货场指标如下:
- 人:人效=营业额/人数
- 货:商品销售数量、在库商品可售天数
- 场:坪效=营业额/卖场面积
这三个指标本质上都是营业额,只不过按人头、面积平摊一下。这样做是很粗糙的,因此传统零售经营分析和财务分析重叠的部分很大,对业务指导意义也没那么大。
银行/运营商/航空公司最早建立了完善的经营分析体系,因为这三个行业有天生的便利性,可以采集到每个用户的数据。且用户使用银行卡、打电话发短信、坐飞机的行为又能被这三个行业的大公司监控到。这样有了丰富的过程数据采集,就能让经营分析更深入。
互联网行业也具备采集数据的先天优势,一个用户在APP/小程序内的行为可以被充分记录,因此可以进行大量细致的分析。例如,腾讯在10年前就建立了对游戏产品的经营分析体系,详细考察每个产品的业务行为与财务表现。
然而,更多的互联网公司并不非常重视这块。在互联网大发展的十年内,大干快上才是正道!每人认真核算成本,自然也不需要考虑“经营分析”,大家在乎更多的是流量、用户(甚至都不咋在乎转化,DAU搞起来再说),因此有一段时间,经营分析被提得较少,直到去年开始,资本寒冬……
三、经营分析的文艺复兴
从去年开始,经营分析迎来了一波文艺复兴,虽然这不是什么好事。因为企业经营压力加大,便开始加强对业务绩效的考核,加强对成本的控制。这个任务有的公司交给数据分析师来办,有的交给财务,有的则由专门的经营管理部承接。然而,在落地的时候,都遇到了一些问题:
- 财务部门更不懂业务了,特别是今年新兴的:裂变、直播、CDP、私域……光搞懂业务指标就已经很头大了,更不用说花里胡哨的业务动作。
- 数据分析师缺少对财务的了解,特别是没有沿着业务线核算过成本。导致数据分析师核算的成本总是偏小(特别是缺少公摊部分),因此经常会给出过于乐观的估计。
因此,想要做好经营分析,就必须:
- 打通业务、财务指标,建立统一考核机制;
- 加强业务流程数字化,用数据监控业务表现。
这需要所有参与经营分析工作的人,都具备足够的分析能力和系统数字化的认识。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