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游:新时代年轻人的解压圣地
近日,“媒体评年轻人不上课不上进只想上香”成为了热门话题,显示出寺庙正逐渐成为年轻人的新宠。据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寺庙相关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了310%,预定寺庙景区门票的人群中,90后、00后占比接近50%。过去,寺庙常常给人一种庄严肃穆、难以亲近的感觉,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寺庙正在变得有趣,颠覆了年轻人们对传统寺庙的印象。比如,寺庙开始卖咖啡、卖周边、卖盲盒等新式营销玩法,各大网红寺庙中屡见不鲜。这些新奇的营销方式,吸引了无数好奇的年轻人前去打卡。除了产品和场景层面,新式营销在玩法上也非常有趣。将寺庙传统的“抽签”和当下最流行的“盲盒”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推出了一款特别饮品叫做“随缘”,一杯30元,随机抽签,抽到啥喝啥,一切随缘。这种营销手段的背后,是一种消费者“消费理念”的升级。用户不再满足于产品本身的实用价值,而更关注它背后的文化价值。商家应该与时俱进,丰富产品的内核,挖掘其背后的文化价值,以带给用户更多重的消费体验。
除了新式营销,寺庙还成为年轻人新的解压圣地。当下的社会环境,年轻人面临着诸多压力。学业、工作、婚恋、收入问题就像压在年轻人肩头的几座“五指山”,佛系、丧系、摆烂等状态也在近两年的互联网上被人们反复提起。据《2022 bilibili青年心理健康报告》显示,B站内心理健康相关视频播放量超76亿次,同比增长83%,“焦虑”、“抑郁”、“压力”等心理相关词汇搜索量达9930万。在这样的背景下,寺庙成为年轻人的新的解压圣地。年轻人们在寺庙中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宁静,通过打坐、上香等方式进行放松和减压。寺庙逐渐成为年轻人的新宠,也代表着年轻人消费理念的转变,从简单的实用价值到注重文化内核和消费体验。
面对人生中的困境,年轻人往往无能为力,但他们并不甘于平庸。面对现实中层出不穷的焦虑,年轻人需要一种解脱的方式。谁能够提供这样的方式,帮助他们短暂地摆脱焦虑,谁就能够赢得年轻人的心。寺庙恰恰抓住了年轻人的情感需求。寺庙的禅意为那些漂泊的灵魂提供了避风港,年轻人可以通过走进寺庙来短暂地逃离现实生活,缓解积累已久的压力。因此,2023年,“寺庙游”成为了年轻人最新的解压方式,取代了飞盘、野餐和露营等活动。
当代年轻人对寺庙的兴趣不仅仅是为了解压,也是一种新的社交方式。相比于逛街和吃饭,去寺庙祈福、吃素斋、听佛音、买素饼等更具吸引力。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之一,寺庙本身具有极其浓厚的文化吸引力。此外,寺庙的红墙黄瓦、绿树古刹等特色场景满足了年轻人对于拍照的个性化需求。除此之外,寺庙与时俱进的营销手段,创意十足的高颜值文创产品,也提高了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的分享欲望。
在小红书上,关于寺庙旅游攻略、拍照打卡和文创产品的内容层出不穷,许多帖子的点赞数和互动量很高。毫无疑问,寺庙游正在成为一种新兴的“社交货币”。用户最初在社交媒体上被大V博主“种草”,去到寺庙深度游玩后,又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分享到小红书、朋友圈等主流社交媒体平台,形成二次传播,为寺庙获取了“流量的循环”。现如今,“种草经济”已成为一种现象,广泛存在于各类社交媒体上。据艾润咨询发布的《种草一代·“95后”时尚消费报告》显示,小红书平台日均笔记发布量超过300万篇,类型包括但不限于美食、摄影、体育、美妆、母婴,可谓“万物皆可在种草”。另一方面,小红书COO柯南透露,60%的用户每天都会在小红书高频搜索,日均搜索查询量近3亿次。这意味着小红书已成为普通人的生活搜索入口。而很多时候,朋友之间相互“种草”是一种社交方式,成为当下年轻人独特的交流方式。
营销的本质是一种“价值传递”。品牌们向寺庙学习的,可以是一种深入的消费洞察:剥去浮华外衣,回归生活本真,更专注产品价值对用户美好生活的促进。谁能够捕捉住用户的情感需求,解决用户的需求,谁就最有可能赢得用户的心。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