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中的“复数”人设和平台摇摆
社交媒体中的多重身份构建
近期,豆瓣上出现了一个热门话题,名为“你在不同社交平台下的身份”。许多回答者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策略,即在不同社交媒体中呈现完全不同的自我,换句话说,就是所谓的“复数”身份。过去的学者曾经讨论互联网中的自我到底更真实,还是线下的自我更真实。现在,我们的自我恰恰是由不同社交媒体平台和线下形成的,真实与虚假的讨论可能是一个过于二元对立的伪问题。
社交媒体展现了我们的“复数”身份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我们在社交媒体中扮演的身份是多元化的,不统一。第二层含义是我们会使用不止一个社交媒体来扮演不同的身份。然而,目前大多数社交媒体研究仍集中在特定的社交媒体上,例如在西方尤其是美国,绝大多数研究都在讨论Facebook,甚至有学者嘲笑称社交媒体研究已经变成了Facebook研究。在我们的文化环境中,微信似乎扮演了类似Facebook的角色。然而,除了微信之外,尤其是年轻人群体几乎都会使用其他社交媒体,并在其中扮演自己的某一侧面,比如微博、知乎、豆瓣等。因此,一个问题自然而然地提出:人们如何在这些不同的社交平台中切换不同的身份?这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已经有许多数字人类学研究者参与其中。
复媒体时代的我们
我们刚才提到,人们对社交媒体的使用是一种“复数”的使用。不同的资本平台希望传递不同的意识形态,这影响着我们的使用。比如,微博鼓励我们随时随地分享新鲜事,豆瓣鼓励我们把它当做精神角落,知乎鼓励我们分享知识。另一方面,不同社交平台提供的可供性也影响着我们“分配”不同身份的考量因素。
为了更好理解这一点,假设我们生活在互联网之前的时代,与远在他乡的亲人和朋友沟通的方式只有两种:磁带或写信。写信相对容易理解,但为什么是磁带呢?这不是凭空编造的,在上世纪,美国人经常会录下自己想对亲人说的话,然后将磁带寄给亲人,亲人通过播放磁带来聆听来自远方的声音。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是你,你更愿意选择磁带还是写信?你的选择很可能取决于不同媒介的技术可供性,简单来说,就是可供我们利用的技术特点。以写信为例,写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阅读信件时,可以从第一段开始读,也可以从中间开始读,还可以直接读最后几句话,具有很强的跳跃性。但是磁带不太适合这样做,倒带很难准确定位到你想要听的那句话。然而,磁带也有优点,与写信相比,磁带能传递更多信息线索,让交流双方更亲近,声音比文字更温暖。毕竟,信件中的文字只是声音的一部分,无法模仿声音中的温度和情感。总之,无论你如何选择,你的选择似乎都在不同可供性中选择你更看重的那一部分。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选择的媒介不仅仅是磁带或写信,我们有更多社交媒体可供选择。Daniel Miller提到了另一个例子,他研究了在英国工作的菲律宾女性如何通过社交媒体教育留在菲律宾的孩子,这类似于我们的留守儿童问题。如果你是在英国工作的菲律宾妈妈,你更愿意选择发电子邮件还是通过Skype进行视频沟通呢?Skype和电子邮件也有不同的可供性。也许你会选择Skype,因为电子邮件的信息线索较少,回复时间较长。然而,Daniel Miller发现,妈妈们喜欢通过Skype视频聊天,但孩子们更喜欢电子邮件,因为他们可以在母亲面前展示较少真实情况。基于此,Daniel Miller提出了一个概念,称为复媒体环境。这个概念很容易理解,简单说就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媒介形式极其丰富的时代,有很多媒介可供选择。而我们对媒体的选择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全面、统筹考虑的。
媒介意识形态的差异与协商——复媒体的启示
让我们来探讨一个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如果你决定与你的男友或女友分手,你会选择哪种媒介来传达这个消息?我们有很多媒介选择:面对面交流、微信、打电话,甚至有些人选择通过微博私信分手。不同的选择意味着人们对于身边的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理解和使用方式也不同,因此产生分歧。有些人认为面对面交流最好,但面对面分手存在一个难题:很难决定何时结束对话,很容易在讲话过程中抱头痛哭,这让人感到恐惧。换一种方式,比如通过微信?微信的一个优点是可以延迟传播。这种延迟传播可以让你在告诉对方分手后,对方回复之前,给大家一些时间来考虑如何回应。然而,微信分手也有困扰之处,因为你无法知道对方在你发消息时正在做什么。例如,他/她可能正在上厕所,或者正在工作,甚至可能同时打开多个窗口,一边和你聊天,另一边和其他人调情。这些都是可能发生的情况,让我们感到不安全。如果我们选择通过微博私信分手,争议会更大。人们会认为在微博私信中做这样的事情是不庄重的表现,是对彼此的怠慢,对感情的亵渎。但是,这或多或少是人们对媒介赋予的意义,而不是媒体本身在设计时就宣布了某种用途或规定。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们对于新媒体的使用共识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得出第二个结论:我们对于新媒体的使用共识带有强烈的文化意味,因此在不同文化中可能会产生冲突。其中之一是代际之间的分歧。例如,当我和父亲讨论如何使用电子邮件时,父亲认为只要有事就应该打电话,电子邮件只适合闲聊。而在我工作的环境中,我认为电子邮件非常适合工作,如果有人给我发电子邮件闲聊,我可能会觉得他疯了。相反,对于父亲这个群体来说,电话在正式沟通中更为合适,而对我来说,电话可能会干扰对方。一些传播学者(例如Broadbent)发现,电话通常只在最亲密的人之间可以放松地使用。回到我们提出的问题:通过哪种媒介来分手更合适呢?这个看似琐碎的问题引发了人们对某种媒介在生活中的角色定位。更加学术一些地说,这是学者伊兰娜·格尔森所称的媒介意识形态。在复媒体时代,人们面临的社交平台越来越多,需要处理的媒介意识形态也越来越多,因此分歧更容易发生。
作为生活方式的平台摇摆
在2019年1月,一位学者在《计算机中介交流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基于格尔森的媒介意识形态概念,进一步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平台摇摆。格尔森认为,我们在做某件事情时会选择特定、最合适的媒介平台,例如分手时最适合打电话,工作时最适合使用电子邮件。而这位学者进一步指出,我们的媒介选择和使用不仅仅是一个切换过程,而是一个不断摇摆的过程。这使得“复媒体”这个概念的意义更加接近。那么,这种摇摆式的使用对我们有什么价值呢?作者举了一个例子,当一个人在工作时,公司不允许他使用Facebook,这时他可能会选择Google的社交软件进行沟通。当一个人在中国时,发现Facebook不方便使用,他就会选择使用微信、微博。当他到达韩国时,发现微信的使用者很少,那就开始使用Cyworld。也就是说,平台摇摆可以满足我们在不同文化语境和场合下与不同人的连接需求,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活方式。我自己的研究与“平台摇摆”有相似之处。例如,一个在美国留学的学生可能会使用中国的微信、微博、知乎,也可能会使用美国的Facebook、Snapchat、Instagram等社交媒体。大多数人都会给自己不同的社交媒体定位,并通过这种摇摆式的使用满足自己多样化的需求。我正在与两位我指导的硕士研究生一起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正在进行质性数据分析,预计在暑假期间完成。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是,留学生在出国后,基于摇摆式使用,是否会对自己的媒介意识形态进行迭代。换句话说,他们很可能会改变自己对媒介的理解。例如,其中一位被采访者说,在国外的日子里,微信对她的意义变得越来越重要,她的原话是:“如果不用微信,就会觉得失去了中国人最后的一点身份感。”
另外一个有趣的发现是,留学生对媒体的意识形态往往是整体的、比较性的。这与2000年出版的《Remediation》一书呼应。简单来说,当我第一次使用Facebook时,我会思考如何使用这个新媒体。我们发现,很多人往往会通过与微信朋友圈进行对比,从而确定在Facebook上发布什么内容,同样地,许多人也会通过微博来调整推特的内容。
复媒体的思考张力是我与大家分享这些故事和研究的目的,实际上,归根结底,是希望分享一种思考问题的角度。通过这种角度,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许多有趣的问题。例如,我发现学生们往往会在大一前后放弃使用QQ空间。我们在思考这个问题时,不能仅仅考虑QQ空间本身,因为QQ空间存在于我们的社交媒体体系中,是我们“复媒体环境”的一部分。这种思路可以让我们更加全面地观察人们在社交媒体中的选择和使用。最后,我想再多说一点。进行研究,尤其是质性研究,是一个不断聚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采访了许多不同的人群,比如来北京读大一的学生,以及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香港、韩国、日本留学的学生。当我们问他们使用哪些社交媒体时,他们经常会反问我们一句话,你如何定义社交媒体?这实际上给了我一个意外的启示。在被问及这个问题的次数增多后,我也开始反思,我们到底如何定义社交媒体呢?例如,王者荣耀算不算社交媒体?表面上看似乎不算。但实际上,许多留学生会通过王者荣耀来维持自己在国内的人际关系。这么说来,王者荣耀似乎也可以被视为社交媒体。再举一个例子,网易云音乐算不算社交媒体?好像也可以算,因为有一位受访者告诉我,他会使用网易云音乐的私信功能与朋友聊天。如果我们以宽容的态度看待社交媒体,我们的问题就不再是“什么是社交媒体,什么不是社交媒体”。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以网络为载体的各种应用程序、各种平台似乎都在挖掘自身的社交可能性。正如《社交媒体简史》一书所提到的,社交性是人类的本性,社交媒体从古罗马庞贝古城的岩壁开始出现,延续至今,在人类的历史中不断发展。因此,对于社交媒体的定义可以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以技术特性作为定义,即拥有社交功能的就是社交媒体。第二种方式是以用户的使用方式来定义,即你认为它能用于社交,那它就是社交媒体。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第二种定义方式,因为它不仅突出了用户的创造性使用,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许多听起来很社交的平台,如Twitter,实际上被很多人用作新闻媒体。以往的大数据研究也证实了我们的发现。综上所述,我们讨论的起点是社交媒体中的多人设定,重点则是多样的使用和多样的环境。在社交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多样性也成为我们借鉴的思考方式。希望这些故事和研究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